中房报·建筑工业化
A+
高层建筑钢结构混凝土芯筒结构抗震的三大问题

2019-09-29 11:06

| 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 上海报道

我国钢结构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解放初期,我国钢材仅有几百万吨,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钢材才开始上千万吨。这是因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限制采用钢结构,到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钢产量开始迅速发展,到1996年,国家钢产量已超过1亿吨,此时,国家提出要合理使用钢结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钢产量继续迅速增加,2010年,我国钢产量已经有几亿吨,2018年达9亿吨,此时,国家提出要大力推广钢结构。

在此背景下,我国钢结构也开始被运用到高层建筑上。

第一个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运用项目是在深圳——深圳发展大厦。据了解,该项目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开工,但期间拖延时间过长,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完成建造。

在上海,也有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早期案例,例如金沙江大酒店,当时是由同济研究院设计完成。

“那时候我们主要采用纯钢结构,从钢结构造高层建筑,强度高,截面小,但问题是钢度比较差,成本相对比较高。当时提出是不是可以在钢结构里面增加混凝土芯筒,可以增大钢度,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大概30%左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国强回忆说。

据介绍,这种体系实际上在外国主要用于非地震区。

“但我们国家是地震区,所有有一个问题,即抗震的话,要求延性匹配,混凝土芯筒延性差,两者不能匹配的,在抗震下不能很好的协同工作。”李国强表示,这种体系在美国包括日本,这些强震区内,不允许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的混合结构。

其实,这种结构有优势,成本低,那么在中国到底能不能采用?李国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体系中的抗震问题,这其中包含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协同工作。混凝土延性差,容易在地震中破坏。左边是不协调工作,钢框架再延性工作也没有用,右边是增加混凝土芯筒的延性,钢框架和芯筒可以协同工作。那么如何增加延性?李国强表示有两种方式可以考虑,一种可以在混凝土墙里面增加型钢,或者加钢板。增加型钢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延性,提高承载力也可以提高,加钢板变形能力比没有加型钢的要好得多。另一种方式是后来提出的,因为混凝土芯筒里一般还是采用联肢剪力墙,因此可以通过连梁增加钢度。

第二个问题,即钢框架和混凝土芯筒的连接。在以前的体系中,只依靠连接的地方受重力,实际上钢框架和芯筒抗震度不一样,在地震中同样的水平位移下会产生变形不协调,产生非常大轴理。最简单的方式是用预先埋板,钢梁和混凝土墙用角接,受力相对简单。“通过分析,可以给出最大的轴力建议。”李国强认为,除了此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梁的位置会对受力有影响,楼板可以分担轴力等,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轴力对预埋件产生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的问题。“地震下,小震要防止开裂,大震要防止不倒。”据李国强介绍,原来的规范都是用层间变形作为结构变形的限制。层间变形如何控制开裂?影响开裂的叫有害变形,,有害变形与钢筋的配筋率和轴压比相关。有害层间变形主要在底层最大,而层间变形,随着层数越高,顶层的层间变形就越大。李国强说,“我们证明了在大震下多大的位移会倒塌,我们中台实验做到1/45,没有倒,也就是说它到1/45是不会倒塌的。如果用层间位移来控制,随着高度越高,用层间变形反而越大了。我们最早提出希望50米以下,还是按照原来的规范,150米以上按1/150,但后来大家都偏保守,都加了100米。”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钢结构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