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智库轮播
A+
首批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发布 装配式建筑发展有了对标样本

中国房地产网

2022-12-02 22:02

第1页-6.PNG


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一大批可供推广的成功经验。


11月25日,住建部办公厅印发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第一批),总结各地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监督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开启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纪元。据统计,2016~202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建筑面积由1.14亿平方米增长至7.4亿平方米,2021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4.5%。


装配式建筑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推动和引导,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实现中的经验积累。此次住建部印发的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即是各地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现。这些经验涵盖了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监督管理和创新发展等六个方面。


一是政策引导,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激励机制。顶层设计上,例如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湖南、宁夏、广东深圳在本地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中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将装配式建筑有关要求纳入相关条例。海南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天津、上海等地将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要求纳入供地方案。


激励机制上,山东、河南、山西、福建、安徽合肥等地通过设立装配式建筑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基地企业予以奖补。再如北京在供地环节明确高标准建设要求,引导开发商提高建筑品质。


二是技术支撑,包括明确技术路径、推动技术发展、完善标准体系。技术路径上,各地根据装配式建筑不同结构体系优势,因地制宜推进装配式建筑应用,形成了区域特色。例如内蒙古积极探索适宜农村牧区的装配式低层住宅体系;深圳在学校、酒店、方舱医院等30多个项目中大力推广模块化建筑。


推动技术发展上,例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研发应用可靠的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技术,解决了灌浆不密实问题;浙江等地研发解决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防渗等关键技术,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耐久性和舒适度。


完善标准体系上,例如江苏南京出台装配式居住建筑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技术导则,有效引导了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海南针对高温、高湿、高腐蚀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气候特点,编制了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技术标准;京津冀地区协同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三是产业发展,包括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影响力。推动产业发展上,各地合理布局产业基地,科学布局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定期发布产品需求信息,引导生产企业合理安排工期。例如深圳每季度发布装配式建筑项目构件需求信息,以及关键部品部件生产工厂的生产情况、市场造价等信息。山东初步形成省会、胶东、鲁南3个相对集中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区,培育国家级生产基地34个,省级生产基地121个。


提升影响力上,如广州推动装配式技术在预制综合管廊和市政工程桥梁生产中应用,明显提高综合管廊工程质量和施工环境。如广东以中建科技、中建科工、中集集团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输出经验。


四是能力提升,包括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专业技能上,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四川等地定期举办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提升;湖北、安徽合肥等地实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山东创建18所省级装配式建筑体验教育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建设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福建支持9家骨干企业成立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训基地,累计培训产业工人超过5500人。


提升管理能力上,例如北京通过组织装配式建筑公益讲座、全市装配式建筑管理干部培训班等;山东实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将装配式建筑纳入有关继续教育内容。


五是监督管理,包括各环节质量管控和监督考核。质量管控上,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出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及审查要点,建立装配式建筑专家库,在设计阶段对装配式项目实施技术方案专家预评审论证。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实行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登记备案或星级评价机制,明确落实驻厂监造制度。如四川制定《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细则》,明确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要点、验收标准和要求,强化装配率验收。


监督考核上,浙江、江西、山东、海南、陕西、宁夏等地建立健全省级抓总、市级统筹、县级负责的装配式建筑监督考核机制,每年向设区市下达装配式建筑指标任务,定期考核工作进度,通报考核结果。


六是创新发展,包括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数字化水平、构建一体化绿色发展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例如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率先采用“建筑师负责制+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实现了建设项目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提升数字化水平上,例如湖南推行BIM正向设计,加强了各专业间的协同,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冲突。江苏、广东等地鼓励生产企业建设钢构件智能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推动生产企业构建以标准部品部件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实施溯源管理;湖北推动装配式PC生产线实现数字化生产与信息化管控。


构建一体化绿色发展模式上,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绍兴、湖州,山东青岛,广东佛山以政府采购需求为引领,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含政府投资项目)强制采购符合标准的绿色建材、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设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安徽合肥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推行“1+5”建造模式,即“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EPC)+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模板+专业化队伍+绿色建筑”,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image.png

(苏志勇整理)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装配式建筑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