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装配式
A+
提升标准化程度 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

2019-09-17 13:48

微信图片_20190917134729.jpg


刘炬莹 中房报记者 孟双奎 沈阳报道


成本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装配式不是唯一的建造方式时,在经济压力下,市场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现浇方式。据辽宁一家大型构件厂测算,“根据装配率的不同,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的成本要高出传统现浇建筑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达到全装配比例的话,光材料成本就要多出20%以上。”降低成本关系着开发企业对装配式建筑应用的积极性,影响着下游企业尤其是构件厂的生存发展。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现浇建筑成本高在哪?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多出了构件生产环节与构件运输环节,在设计与施工上也有一定差异。构件生产环节,设备、材料及人工是影响构件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构件运输环节,对行业来说,不论运距多远,只要构件价格能够接受,都是经济运距,对构件企业来说运距一般以不超过100公里为宜;而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虽然多出了部分费用,但占建筑总成本的比例不大,主要是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构件生产、施工等各方的情况;在施工环节,装配式建筑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需要配置相应的安装设备。

业内人士分析,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程度可作为突破口,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产生较大影响。

标准化带动规模化

降低构件成本

亚泰集团沈阳现代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奇分析,“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通用部品部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同一企业不同项目的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标准更难以统一。因此,构件厂生产各种规格、种类的构件无法实现规模化,导致了构件成本的增加。”

亚泰(大连)预制建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东的说法印证了于奇的这一分析,“异形构件很多,包括非常简单的叠合板也存在大量异形构件,我们公司在大连是构件生产量最大的,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项目的模具可以在另一个项目上直接利用。”

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能够带动开发企业的成本降低,但标准化应该从哪里发力?有构件厂负责人认为,设计环节对构件生产有着直接影响,希望设计单位可以牵头提升标准化程度。但在辽宁几家设计单位看来,设计标准化对于他们来讲,很多时候是“有劲使不上”,设计单位服务于开发企业,虽然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但最终还是开发企业考量消费者需求来决策。是市场主导装配式建筑,还是装配式建筑改变市场?“规模较大的开发企业在标准化方面可能做得要好一些,那么他就会强势一些,设计单位的自主权就弱;而很多小的开发企业在标准化方面比较薄弱,设计单位就能够多一些自主权。”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建创所所长周世辉对记者表示。

当然,对于标准化的推动,设计单位也并非完全“无计可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前提,是前端的建筑的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单位通过和开发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帮助开发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的数据库,围绕建筑平面或户型‘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以期实现标准化输入和多样化输出。

目前,几家较大的开发企业经过对装配式建筑几年来的探索,都总结出了符合自身的经验模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想要做到全行业采用一个标准,还有赖于政府的主导推进。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协会会长洪长禧分析,“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力度,要推标准化是很难的事情。或许也可以换一种思路,由政府出资向市场上一些具有标准制定能力的机构、企业购买服务,由他们来出具标准或规范,再由政府相关部门向市场进行推广。” 

标准化需要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周世辉分析,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推进是一个多方不断博弈的过程,统一标准难度比较大,其中有两点尤其需要注意,一是“经济合理性”,二是“时代性”。

对于开发企业来说,满足消费者对住宅的需求至关重要。辽宁一开发企业装配式住宅负责人表示,住宅产业化要求标准化设计,但在满足刚需后,消费者对改善性住房的要求是个性化、多样化。如何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开发企业和下游相关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标准的制定具有“时代性”。周世辉说到,“比如我两年前制定的标准,但现在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原来的户型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你就需要改变。所以,标准也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就像电脑系统一样,需要升级。”

标准化是实现构件生产规模化的主要手段。另外,也有开发企业提出了另一个层面的规模化,“开发企业拿地时就要考虑形成产业规模,只有一栋楼做装配式,那么你的成本就很高,你要是拿出十栋楼甚至几十栋楼的体量来做,同一规格、种类的构件能够规模化生产,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行业呼唤协同发展、政策优化

除了标准化、规模化之外,装配式建筑各环节的紧密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不考虑生产,生产不考虑施工,施工来图就做,不行就批量变更。”产业链上下游各自为政带来的问题必然反映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上。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区别于传统现浇建筑项目管理,需要协调设计、采购、生产等各个环节,将大部分流程前置,并协调各个专业进行集成设计和一体化施工。因此,EPC模式越来越受到开发企业的认可,“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把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一个管理系统下,沟通成本降低,质量和效率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才能下来。”

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构件生产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影响巨大。行业期待相关政策的更新完善、细化优化,从而更灵活地应用装配式并降低成本,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标准化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