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成都保障性租赁住房:双轮驱动 政企协同,解锁职住平衡新密码

中国房地产网

2025-11-07 14:44

图片 1.png

轨道城市·寓见双凤桥1店。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中房报记者 孟双奎 通讯员李泳 成都报道


8月以来,成都主城区各区相继推出数千套保障性住房,以多层次、梯度化的住房保障体系,重构超大城市的职住平衡逻辑。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1—10月,全市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548套(间)。自2021年底启动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建设以来,已筹集建设保租房22.4万套,投入运营7.1万套,累计服务新市民、青年人超16万人次。”


“双轮驱动”破解保租房发展困局


保租房的可持续发展,始终面临“公益性、市场化、可持续性”的三角难题。成都的破题之道,在于构建“政策工具箱+市场化运作”的双轮驱动模式。


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表示,成都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关于鼓励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形成保租房“政策工具箱”,在土地、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同时,成都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等参与保租房建设运营,推动保租房可持续发展。


国企领航共筑保租房供给新格局


成都的保租房实践,体现了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的治理智慧,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起保租房供给体系。


成都轨道城市寓见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品介绍,成都轨道集团充分利用TOD项目的特色优势,在全市10余个TOD启动大量保租房项目,布局2.5万套(间)房源,未来将是成都最大保租房企业。目前,成都首个TOD公寓类保租房双凤桥1店、首个TOD住宅类保租房马厂坝店均已开门迎客,首批次房源受到市场追捧,短时间内实现满租。


成都新锦城公交枢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东表示,成都公交集团创新性地提出“公交场站+社区商业+保障性住房”等开发模式,按照“一区一策”“一站一策”“商管前置”原则,推动保租房项目高质量建设和运营,目前,中西部首个公交TOD保租房项目锦安居·陆肖店已实现动态满租运营,新增房源294间。


成都锦东不动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资管部负责人刘佳鑫介绍,锦东公司通过资产收购、自主开发等形式不断扩大租赁住房资产规模。公司项目采用“下店上居”“下公上居”或“裙房+塔楼”的经典模式,实现居住、商业、办公、后勤等流线的清晰分离。目前有7个保租房项目,总户数近8000套,1—8月已投运1725套,出租率达93.22%。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表示,“2026年,成都市将持续完善‘租、售、补’并举的梯度化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新增房源将重点布局需求突出区域,通过盘活存量方式筹集,持续深化‘一张床’‘一间房’供给,增加‘低租金、小户型’宿舍型产品供给,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引入专业化运营企业,为新市民、青年人等各类群体提供更加优质、可负担的居住空间,构建住有优居的‘成都范式’,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成都保障性租赁住房
1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