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国铁建全系统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经营承揽保持3万亿规模,营业收入连续4年保持万亿以上,稳住了基本盘。” 4月15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在京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并在会上作出上述总结。
稳定的总体数据背后,暗藏着增长乏力的隐忧。
不久前,中国铁建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0671.71亿元,连续4年营业收入破万亿元;新签合同总额30369.68亿元,连续3年新签合同总额突破3万亿元。
但对比来看,中国铁建在2024年的营业总收同比2023年下降了6.22%;新签合同总额则同比减少7.80%。与此同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22.15亿元,较上年减少14.87%,已连续两年下滑。
现金流问题也显露出来。
2024年,中国铁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314.2亿元,较上一年下降253.9%;营业现金流比率为-2.94%。中国铁建表示,是因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这一指标为负,通常意味着企业在盈利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由于房地产业的深度调整,建筑业受到不小冲击。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基建企业巨头之一的中国铁建也在谋划转型,旨在通过清理低效资产和收缩传统业务,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过,转型带来的阵痛与挑战也开始显现。
转型阵痛
中国铁建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同时,中国铁建也是全球颇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4年,中国铁建的总资产达18628.43亿元,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43位,已连续19年跻身世界500强。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铁建的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
2024年,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董事长首年,便为中国铁建确定了“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他提出两大转变策略:一是摒弃规模崇拜情结,二是精简投资。
2024年以来,中国铁建以 “壮士断腕” 的姿态大规模注销非核心子公司,包括中铁十九局、中铁十二局等多家企业的下属公司共6家。
清理非核心子公司的举措虽能化解了部分风险,但传统基建作为中国铁建的核心业务,其利润贡献占比仍超60%,这也导致了传统基建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下降,新签合同额同比减少。
2024年,中国铁建的八大业务板块中,除了绿色环保、工业制造和新兴产业板块外,其余板块新签合同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同比下滑10.36%,房地产开发板块同比下滑21.02%,规划设计咨询板块同比下降31%,物资物流板块同比下降8.75%,产业金融板块下降16.1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传统板块新签合同额仍占签约总额的87.36%。
转型初期,这一数据的下滑不可避免。但绿色环保和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的逆势上扬,也为中国铁建带来了些新的希望。2024年,中国铁建的绿色环保板块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加23.79%,新兴产业板块同比增36.47%。
面对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中国铁建也将目光投向海外。年报显示,中国铁建的海外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境内外来看,中国铁建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30369.68亿元,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27249.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9.73%,同比下降10.39%;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119.78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0.27%,同比增长23.39%,创历史新高。
“转型对于中国铁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今年1月,戴和根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不转型就是等死,转型失败有可能是找死,但转型成功就会脱胎换骨。转型的速度还不能慢,快了可能会有风险,但慢了就没有未来。所以我们要把形势想得更严峻,转型决心要更坚定,推进措施要更有力。
“三角债”困境
与许多建筑企业一样,中国铁建也面临着“三角债”困境。
2024年,中国铁建的应收账款由2023年的1558.09亿元增加至2047.59亿元,增加489.501亿元,增幅超过31%。与应收账款相对的是,中国铁建的应付账款规模也不小,2024年期应付账款为5128.1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12.46亿元,增幅超4%。
应收账款尚属于公司流动资产,而应付账款则是流动负债,是需要公司真金白银对外支付的款项。从年报得知,中国铁建的应付账款增加主要是报告期业务规模扩大,应付款项增多所致。
“受地方债务及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等影响,上游单位资金紧张,公司两金压控压力增加。”中国铁建表示。
近年来,多重因素影响下,建筑行业面临缩量和减速的问题。同时,由于建筑行业资金结算周期长、付款流程复杂等问题导致不少建筑巨头陷入“三角债”困境,资金链紧张。
这些问题反映在财报上,表现为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高企。2024年,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多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均达数千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遭遇工程欠款,中国铁建多家下属公司因无法按时结算下游供应商尾款及其他相关费用,被起诉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和“天眼查”的信息,自1月2日以来,中国铁建下属孙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一个多月内新增超过20个“被执行人”或“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涉及金额近3000万元,主要原因是未及时支付下游供应商费用。
除下游供应商外,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兴业银行太原支行以及上海某金融机构也对中铁十二局建安提起诉讼,案由为租赁融资合同纠纷和保理合同纠纷。其中一家机构透露中铁十二局建安逾期金额达数千万元,整体规模超2亿元,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2024年8月,河南一法院发布的一则执行悬赏公告显示,关于河南某公司申请执行中铁十七局集团下属公司合同借贷纠纷一案,由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该院决定悬赏查找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及该公司财产线索。
目前,中国铁建多家下属公司官网均发布了《关于发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联系方式的公告》,地方子公司的管理层架构也经历了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