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公司
A+
倒计时15天!旭辉境外债重组迎终极大考

中国房地产网

2025-10-16 20:09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旭辉境外债务重组又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6日,旭辉控股集团(0884.HK)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及相关公司行动。

根据公告,旭辉将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MCB) 等方式,对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进行重组。这一计划如获批准,将大幅削减公司债务,优化资本结构。

旭辉针对本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设计精密且具有强制性。

在重组生效日,旭辉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将被注销,其中包括68亿美元未偿还本金及13亿美元应计未付利息。作为替代,旭辉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

在新票据构成中,约41亿美元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其余26亿美元则通过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的形式进行留债。这一债务重组方案若能顺利实施,将为旭辉减轻约14亿美元的债务负担。

市场人士认为,旭辉提出的这种组合方式既考虑了公司的现实偿债压力,又给了债权人不同的选择空间。多重转股机制的设定确保了公司股权结构的逐步过渡,也给予债权人一定的灵活性。

其中,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设计尤为引人关注。其初始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较当前股价溢价7倍。转股机制分为三种路径:

一是自愿转换,持有人自重组生效日起有权申请以普通转换价进行转股;二是分期强制转股,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将在未来四年内按既定最低比例逐步转换为公司股份;三是触发式转股,若公司股票连续90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超过5港元,所有剩余债券将自动按此价格强制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东林氏家族在此次重组中展现出对旭辉的坚定支持。

公告显示,大股东对于公司超5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将同步转股,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亦将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这一举动表达了大股东与公司同舟共济、穿越周期的决心。”旭辉方面认为。

此外,为确保重组后的经营稳定与业绩提升,旭辉还将同步推出一项为期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

针对此举,旭辉方面认为,授予条件与未来多项可量化业绩指标紧密挂钩,旨在以长期机制绑定核心团队,确保经营复苏期的团队稳定。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置也保障大股东在债务重组后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避免股权过度稀释,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

事实上,旭辉推动债务重组有着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旭辉销售端面临巨大压力。截至三季度末,旭辉今年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30.6亿元,销售面积124.77万平方米。

据其中报数据显示,旭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81亿元,同比下降39.22%;期内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63.58亿元,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整体业绩表现不容乐观。

为偿还债务和强化现金流,今年旭辉控股出售了多项资产。2025年9月,旭辉控股以2.76亿港元向LMR出售永升服务8.24%股份,交易溢价10%。7月10日,友邦保险收购松江区超1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租赁社区,涉及房源2252套,该项目2幅租赁用地由旭辉旗下瓴寓国际联合上海松江经开区管委会竞得,成交金额分别为1.79亿元和1.56亿元。4月30日,旭辉控股宣布拟出售重庆璟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代价为3.58亿元。

旭辉方面表示,债务重组将为公司提供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及强化资产负债表,纾缓公司流动资金压力,并保持持续经营。重组后,公司拟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销售及境内外资产出售,清偿剩余的境外债务。

此次债务重组与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近期提出的“新发展模式”相契合。

早在8月15日,林中在旭辉集团成立25周年之际发布内部信,宣布启动“二次创业”。“过去走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这种发展道路肯定是不行的,未来旭辉要走一个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道路。”林中明确表示。

林中强调,旭辉未来将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板块,并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在三年内实现重新“站起来”。

业内人士认为,从保交付、保经营的维度来看,旭辉团队在行业下行期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与执行力。目前,旭辉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此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各项事宜,意味其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公司有望率先成为完成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的民营房企。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旭辉集团完成交付约1.5万套物业单位,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合共完成交付超过28.5万套。同时,公司投资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7.86亿元,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33.75亿元,持续录得增长。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面临债务压力,旭辉的核心运营能力依然得以保持。

随着10月31日特别股东大会的临近,旭辉的债务重组方案能否顺利通过,将决定这家房企能否真正实现“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战略转型。但转型之路注定漫长,正如林中所言,“距离旭辉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旭辉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