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房报·财经
2025-10-28 13:53
中房报记者 孟双奎 重庆报道
10月27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举办城市更新“商业和办公建筑盘活利用”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享商业商办资源盘活中前沿理念、实施路径与实践经验,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更新“商业和办公建筑盘活利用”专题培训现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席红致辞。图片来源: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本次培训邀请了多位在城市更新与资产盘活一线深耕的专家学者,围绕资源梳理、政策机制、案例解析与金融支持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
中规院西部分院副总规划师王文静结合重庆城市体检商业商办资源梳理,分析资源空间分布、产业发展、空置情况及面临主要问题。她指出,盘活工作要从“分类施策”入手,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采取差异化路径实现存量空间的精准激活与价值提升。
重庆市设计院总经理助理、研创中心主任方小桃从市场发展趋势和资产识别出发,运用“咖啡指数”剖析城市活力信息,结合案例系统提出商业商办资产盘活方法论。她提出,片区统筹、政策完善、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是进一步探索闲置低效商业商办资产盘活的重要路径,是系统性推动城市“引力场”构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实现资产的价值重塑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质,更好赋能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煤科工设计院副总经理、科技委副主任秦砚瑶通过重庆“一奥天地”和南京“大行宫见·长江十二城”两个典型成熟市区地下空间更新案例,生动阐释了“场景营造”在激活闲置大型空间中的关键作用。她表示,更新项目需要深度挖掘在地文化,通过策划引领、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从而将曾经的“负资产”转变为吸引人流、激发活力的消费新地标和风景线。
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兆泰城市更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晓宁以北京中关村鼎好大厦的经典转型案例,深刻剖析了“运营导向”在城市更新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表示,鼎好大厦的成功并非简单的建筑改造,而是基于“精准的产业定位、高效的政企协同、前瞻的设计理念、丰富的资本运作、独创的生态运营”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从传统电子产品卖场到国际化科技交互平台的迭代。
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主任李海围绕“拾光格·数字软件园”案例,表示该项目探索了一种“治理型更新”的范式。他表示,该项目并非单纯的空间改造,而是通过构建“校地企协同、专班式服务、政策性破局”的全新工作机制,将传统的审批管理转变为主动的赋能服务,从而在功能转型、多元需求的典型难题中,为破解核心区存量资产更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沙坪坝方案”。
国开行重庆分行评审二处副处长熊浩紧密围绕城市更新政策梳理和市场化融资策划思路分享,系统梳理国开行支持城市更新的最新政策,涵盖支持领域、融资条件等关键内容。他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市场化产权归集+集中更新改造”、原拆原建+自主更新、危旧房拆除新建+周边片区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更新改造、城市交通沿线片区更新等8类融资模式,为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路径参考。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聚焦“商区、校区、院区、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动商办资源与城市功能板块协同联动。一方面,强化楼宇更新能级跃迁,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周边环境与服务能级,完善公共交通、补齐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居宜业的整体环境。同时,强化产业引导与精准招商,围绕全市重点发展战略绘制产业图谱,构建涵盖融资、政策、运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引得来、发展好”的良性生态。
展开全文
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