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公司
A+
南国置业拟出让地产资产背后:或为母公司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铺路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4-25 20:44


于帅卿/发自北京

一则公告将武汉老牌房企南国置业推至资本市场聚光灯下。

4月24日晚间,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国置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地产”)拟受让公司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等相关资产和负债。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标的资产范围、交易价格等要素均未最终确定,交易双方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

南国置业表示,本次交易为重大资产出售,拟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不影响公司股权结构。交易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

公告发出后,南国置业股票开盘涨停,股价报1.39元/股,涨幅10.32%,封单金额达1.65亿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此次交易对南国置业而言,有望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改善财务状况、提升市场信心;对控股股东电建地产来说,可通过资源整合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战略布局,更好应对市场风险。”

不过,有市场猜测,此次资产出售或为中国电建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铺路,未来南国置业可能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价值。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部分房企开启转型,资产轻型化是方向之一。2024 年以来,华远地产、美的置业、格力地产、中交地产等多家企业已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向轻资产转型以降负债、促转型。南国置业此举与之类似,未来或有更多房企剥离房产开发业务,转型轻资产。”

亦有观点认为,由于南国置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的原因是净资产为负,如资产负债全部卖出,净资产可能归正,或能实现保壳。

深陷财务困境与退市风险

这场由控股股东主导的资产出售,或许与南国置业的财务困境和股价危机有关。

1月25日,南国置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3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亏损14亿元~19.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9.7亿元~25.2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南国置业表示,一方面是公司商业运营部分项目仍处于培育期,租金收入水平较低,运营租赁成本较高,导致商业运营业务亏损;另一方面,公司年度末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计提了相关减值准备。

这已经是南国置业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已超过50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南国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73亿元、98.19亿元和10.59亿元,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78亿元、-8.23亿元和-16.93亿元,分别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9亿元、-9.51亿元和-16.2亿元。

此外,南国置业资产负债率高企,净资产为负。截至2024年上半年,南国置业总资产为243.2亿元,总负债220.7亿元,资产负债率90.78%。根据2024年年报预告,南国置业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15亿元至-14.6亿元。

在业绩持续承压下,南国置业股价不断下探,截至4月25日收盘,股价为1.39元/股,总市值仅为24.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南国置业已经发布了3次“退市风险警示”。

4月12日,南国置业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期末归属母公司净资产可能为负值。如果南国置业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母公司净资产为负值,根据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南国置业股票交易可能在披露2024 年年度报告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前,南国置业还分别在1月25日,3月22日发布过2次“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南国置业是否将彻底退出传统地产开发?还是仅剥离亏损项目?未来发展战略将有哪些变化?是否可能触发面值退市等问题,南国置业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全力准备年报,事情较多,现阶段不便接受采访,想了解的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公告。”

柏文喜认为,此次通过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南国置业可以剥离亏损业务,改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同时采用现金交易方式,南国置业将获得一笔可观的现金流入,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他进一步表示,南国置业可能会进一步聚焦于商业地产运营、物业管理等优势业务领域,加大资源投入,提升业务竞争力。同时,可能会利用此次交易获得的现金,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如城市更新、文旅地产等,以实现多元化发展。此外,随着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剥离,南国置业可能会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精简冗余部门和人员,提高管理效率。

资产出售能否成破局“密钥”

南国置业是武汉一家以商业地产为引导的综合性物业开发企业,成立于1998年,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地产行业IPO 重启后首家上市的商业地产公司。

历经多年深耕,南国置业主要业务涵盖商业运营、城市运营和地产投资等板块,业务布局覆盖武汉、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全国多个重点核心城市。

回顾南国置业的发展脉络,与电建地产的深度“牵手”无疑是一段关键历程。

2012年,电建地产收购当时南国置业实控人许晓明兄弟俩分别持有的武汉新天地100%股权、南国置业8%的股权后,持股比例达到29.75%,成为南国置业第二大股东。

随后不到两年时间,电建地产陆续对南国置业的股份又进行了收购。到2014年,持股比例上升至41.14%,成为第一大股东至今。2016年5月,南国置业完成董事会换届。

2020年6月,电建地产宣布南国置业将吸收合并电建地产,通过“反向收购”让电建地产实现曲线上市。2021年9月,双方突然宣布交易终止,给出的理由是宏观环境的变化,继续推进后续程序的条件有不确定性。

由于南国置业规模远低于电建地产,这宗重组并购案被业内称为“电建系”旗下房地产业务的“蛇吞象”。

电建地产作为首批获得国资委核定的16家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的中央企业之一,与同期被国资委认可的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房企相比,电建地产没有太强的存在感,规模体量与行业排名也有所差距。

财报显示,2023年,电建地产实现营业收入173.66亿元,同比2022年的377.78亿元大幅下滑,净利润由盈转亏。2024年三季度,电建地产实现营业总收入79.82亿元,同比增加49.79%;但是净利润亏损8.36亿元,同比下降20.77%,盈利困境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另据克而瑞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电建地产操盘金额350.5亿元,位列第22名;全口径金额394.9亿元,位列第25名。而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在操盘金额和全口径金额方面均位居行业前10名。

从业绩层面来看,当前南国置业与电建地产均处于业绩亏损状态,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如今,南国置业发展已至关键时期,这场资产出售能否成为扭转两家企业发展现状的关键一招,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仍有待时间检验。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南国置业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